发布时间🎭:2020-04-10
2020年03月25日医学部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采用腾讯会议直播方式🔨👩🏻🦽➡️,组织了第四次在线教学沙龙👷🏽♀️。本次活动由基础医学院王韵教授担任主持,邀请了基础医学院蒲丹👈🏼、张嵘⚔️、李亦婧、崔翔宇四位老师☎️,展示了基础医学PBL在线教学的全过程💯📤。来自医学部各学院、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以及兄弟院校的近300位一线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参与了本次活动👩🏿🎤。
首先,蒲丹老师从积极筹备、稳步实施、大胆展望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基础医学院如何开展线上PBL学习。蒲丹老师指出,建立PBL的线上教学需要尽早思考、制定方案☝🏿、统一思想⛹🏿💂🏼♂️、稳步实施。在特殊时期,通过瞩目视频会议/腾讯视频会议进行案例讨论👯♀️,微信群辅助沟通,PBL网站查阅文献和教学评估等方式开展在线教学。在视频会议辅助下,充分调动学生、教师、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尽可能还原PBL学习的真实场景。开课前教师的充分准备,师生的动员培训工作至关重要👋🏼。此外,课后及时开展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体验😀,做好教学反馈😣,从而有效保证线上教学顺利进行。
随后,神经生物学系张嵘老师以儿童孤独症案例为例,分享了她在特殊时期的PBL案例编写、教学组织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收获。张老师作为该案例的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如何基于一个真实病例,通过收集大量的一手资料,精心设计学习重点,重新整理和编写PBL案例并反复修改打磨;不断尝试不同的线上教学工具🥕;筛选与孤独症相关的参考文献🫷🏻、教材以及可靠的网站信息🍶;编写完整的教师手册👨🏫,对承担教学任务的老师进行细致的案例培训🎎,确保老师们明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深入了解案例的背景知识🦹🏼♂️,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帮助老师掌握瞩目会议系统的使用等➝。事先的精心准备,使原本非常复杂的案例,前所未有的挑战和人文触动,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学生发言积极,特殊时期的第一次线上PBL教学效果超出预期。张老师在这个案例的带教过程中🤽🏿♀️,不仅帮助学生完成了相关知识的学习,还请学生给孤独症患者的父亲写一句话表示感谢,患者父亲回复“感谢学生们的科学求知精神与人文关爱的情怀,未来属于他们!”也使学生备受鼓舞。总结时学生说以后不追求什么诺奖级别的研究,就做人民需求,有社会效益的事情;也有学生说提前感受实际中临床工作就是这样复杂无解,要面对真实的世界,要终身学习🆓。此外🏊🏿♀️,采用空中课堂的方式,配合PBL的专题讲座,张老师还邀请到耶鲁大学医学院姜永辉教授做孤独症的研究进展报告,学生们提问踊跃𓀋🏄🏻,取得良好的效果🙇♂️。张老师认为开展PBL教学应在讲授基础知识的同时🧑🏻🍳,体现人文关怀,让学生有所触动,调动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𓀎❣️,从而回归医学教育的使命和初心🤸🏿。
神经生物学系李亦婧老师向大家分享了关于PBL暖场方法及过程把握的一些尝试🦶🏻。李老师就如何活跃课堂、激发讨论以及带教中关注的问题等方面向大家一一介绍了自己的实践和理解。李老师强调需要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启发性和实用性的暖场。同时,李老师还向大家分享了平时使用的一些方法,例如扑克牌游戏🧓🏻🍺、成就箱等方法👰🏽♀️,帮助学生尽快融入讨论,启发学生对案例进行深入思考和学习📦。通过暖场这一环节,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表达严谨🎱,展示清晰,格式规范等方面的能力☝🏼👵🏻。最后⏸,李老师强调,想要做好案例讨论的引导,需要事先熟悉案例的内容🧲,熟悉疾病相关的背景知识,时刻保持好奇和敏感,同时注重科研的思维的引导。
药理学系的崔翔宇老师则向大家分享了PBL的引导技巧和形成性评价。崔老师介绍了如何做好课程的热身引导。这部分需要教师按照课程要求💁🏻♀️,积极引导,不断积累经验。应依据学生和案例的实际需要和特点⌛️,相信学生,实事求是与学生进行平等讨论👩🏿💼。此外🤾🏿♀️,崔老师通过自己的教学经历🗄,与大家分享了如何充分利用PBL中心平台🚽,查看学生的评语反馈🤷🏽♀️,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效果👩🏻🦰。PBL指导老师要不断鼓励同学参与讨论和交流🛅,激发他们持续探寻真理的内在动力🤏🏽。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观察学生的言行,并及时给学生提出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引导学生不断努力拓展知识和提升能力🪑。
最后,王韵院长认为特殊时期创造了一个新的机会,紧急启动的尝试取得了意外的收获⇢,感谢老师们的投入和付出,未来将会认真总结经验▪️,继续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
本次活动得到很大反响,老师们体现出的学术造诣🪣,对教学的热心投入,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深厚的人文情怀以及对社会的那份责任和担当👨🏼🎤,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杏耀平台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教育处
2020年4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