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院杨晓达老师带来“如何让基础知识贴近应用和生活”讲座。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过去一直被大学奉为宗旨的知识教育(传道授业解惑)方式逐渐落伍👨🏽⚖️,IT时代将教育的传统方式彻底颠覆,科研工作已经不是单纯的知识创新,而是业已成为教育者必需的素养和工作方式。杨老师引用其自身教学案例具体阐述了如何将科研服务于教学,在教学中重点要让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要能保证学科教育的先进性,有助于加强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深层思考和能力的培养👨🦳。而通过科研型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感受知识并主动获取知识,实现“以学生为本”,同时学生的提问也能激发教师的灵感、激励教师自身科研的成长。此外,杨老师还介绍了如何处理老师和学生关系的秘诀💃🏿,合理安排教学科研和生活的442分配原则。最后,杨老师向与大家分享其教学座右铭“To instruct sometimes; to guide often; to encourage always”及自创的《幽兰操》词,与大家共勉。
药学院的张英涛老师分享的是“讲授的艺术”🐨。传统的讲授方法可以有效地向学生传递知识观点与进展🛠、强调重点联系与逻辑关系🉐、培养学生的专注、质疑与解难的精神,但也面临了诸多挑战💁🏼,讲授太依赖于讲者的素质👐🏻,其有效性也受到诸多的质疑👯♂️,网络使知识与信息更易传递的情况下,讲授法也不能更好地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理念等等。但讲授是教师不可避免使用的方法💌,在讲授中教师也需要不断尝试新方法,构建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张老师用激情、合意和技巧三个词道出了成功讲授的要素:“激情”融合了发自内心的喜爱与自信,激情也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并促进学习动机;“合意”指教学效果要合乎预期又在意料之外📈,需要精心的安排,有自身的特点;教师还可以自己探索一些讲授“技巧”:脱书离案走出来💁🏿♂️、故事幽默巧安排、文简图精有互动、多学多练看自拍⛳️。张老师在讲解过程中贯穿了诸多公开课视频案例引起大家兴趣,本次讲座的精心设计与方法技巧也自然成为老师们的典范。最后,张老师用William James的格言“Act as if what you do makes a difference. It does.(行如所念🧝🏿♀️,终得之)”鼓励在座老师们充满信心、努力实践,必将体会到讲授法的精髓👨🏿🦰。